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自学考试 - 自考专业 - 自考专业 - 正文
汉语言文学专业(本科段)
来源:福建自考网 2007-12-24 11:22:08 【字体:小 大】

汉语言文学专业(本科段)

专业名称:

汉语言文学

专业代码:

050105

学科门类:

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

主考学校:

福建师范大学

学历层次:

本科段

开考方式:

面向社会



序号

代码

课程名称

学分

教材名称

编著者

出版社

版次

1

0004

毛泽东思想概论

2

毛泽东思想概论

罗正楷

武汉大学出版社

1999年版

2

0005

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

3

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

卫兴华

武汉大学出版社

1999年版

3

0015

英语(二)

14

大学英语自学教程(上,下册)

高远

高等教育出版社

1998年版

4

0037

美学

6

美学原理

蒋孔阳、朱立元
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

1999年版

5

0422

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

4

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

齐裕琨

敦煌文艺出版社

2002年版

6

0537

中国现代文学史

6

中国现代文学史

吴宏聪、范伯群

武汉大学出版社

1999年版

7

0538

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

7

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

罗宗强 陈 洪
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

2000年版

8

0539

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

7

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

罗宗强 陈 洪
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

2000年版

9

0540

外国文学史

6

外国文学史

金元浦 孟昭毅
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

2000年版

10

0541

语言学概论

6

语言学概论

胡明杨

语文出版社

2000年版

11

0812

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

4

中国现代散文史

俞元桂

山东文艺出版社

 

12

0813

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

4

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

李明滨

北京大学出版社

2000年版

13

0815

西方文论选读

4

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(修订本)

陆贵山

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

1999年版

14

0821

现代汉语语法研究

4

语法讲义

朱德熙

商务印书馆

 

15

6999

毕业论文

0

 

 

 

 

 

学分

 

65

 

 

 

 

加考课程

0530

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

6

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

钱谷融 吴宏聪
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

1999年版

0532

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一)

6

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一)

徐中玉 金启华
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

1999年版

说明:0422、0812、0813、0815、0821五门任选二门
   1、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。
   2、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0530、0532课程。


福建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(本科段)新旧计划课程及学分对照表

 

 

 

新  计  划  旧  计 划
序号
课 程 名 称
学分
课 程 名 称
学分
1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政治经济学
4
2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
3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中国现代文学史(含当代)
6
4 语言学概论 6 语言学概论
4
5 英语(二) 14 英语或日语或俄语
14
6 中国古代文学史(一) 7 中国古代文学史
8
7 中国古代文学史(二) 7
8  美学 6 美学(选考)
4
9 外国文学史 6 中国通史
3

10

|

11

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小说史
4
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中国现代散文史
3
西方文论选读 4 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选读
4
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汉语语法理论
3
外国作家伤口专题研究 4 鲁迅研究
3
实践
考核
毕业论文

不计
学分

毕业论文
不计学分
  加

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
12
2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6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(含当代)
8
3 古代汉语 8 古代汉语
10
4     文学概论
6
5     现代汉语
————— (二选一)
教育学
8
4
总学分 65学分以上  54学分以上
 
总课程门数 11 必考9门,选考2门  
 

说明:①10~11为选考课程,已取得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三门课程合格成绩,但其中不含有美学课程,其中任一门可顶替新计划序号8,剩余二门课程可顶替新计划序号10~11中对应的课程。
  ②已取得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一门、二门或三门课程合格成绩,其中含有美学课程的,旧计划中美学可顶替新计划序号8,旧计划选考课程组中剩余的选考课程可顶替新计划中的选考课程,不足的课程应补足。
  ③凡通过原旧计划课程《文心雕龙》研究、《红楼梦》研究、东方文学、中国文学专题研究、中西比较文学、音韵学、训诂学、李白杜甫研究、文学创作论九门中的任何一门,均可顶替新计划序号10~11中的任一门。
  ④年龄在40岁以上的应考者,可以申请免考本科段的英语课程,但必须加考三门选考课,并且不授予学位。
  ⑤1999年底以前已通过旧计划“政治经济学”(4学分)考试,顶替新计划1、2、两门课程,未通过者,按新计划课程1、2参加考试。
  ⑥2000年下半年执行新计划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